第(1/3)页 寒衣节这一天,十三关的将士都穿上了冬衣。 本来,他们听说将军首肯,让苏家绣房晚交货的事。 还认为,这冬衣恐怕得到月底才能上身了。 他们私下议论,揣测苏家究竟有何能耐,竟能让一向体恤将士的将军破例给予宽限。 当这些冬衣真正交到他们手中时,所有的疑虑与揣测,瞬间烟消云散。 只因这衣料实在是出色,令人赞叹不已。 往年寒衣节,除了祭奠亲友,要烧一些棉裘褚衣给已亡人。 妇女也会给戍守边关的丈夫,或者做苦役的亲人,捎一些棉衣。 只因朝廷下发的冬衣,根本扛不住边关这刺骨的冰寒。 可这一次,新衣上身,士兵们立刻感受到了不同。 这衣服,竟然触手生温不说,料子还异常的柔软。 就跟那第一茬剪下来的小羊羔毛,前所未有的柔顺细滑。 后来他们就发现了,这衣物不仅极为保暖,更神奇的是增温。 边关昼夜温差极大,白天酷热难耐,夜晚则风雪凝结。 但这衣物却仿佛拥有神力,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差完美中和。 白日练兵时,他们再也不用忍受衣服窒闷在身的沉重感,夜晚巡逻时,也再不必担心雪花打在身上冻结成冰。 当真是好料子! 士兵们纷纷感叹,即便再等上一个月,也是值得的。 布料是在十天内交给了总领所的,随后便开始了填充棉絮、裁剪成衣的忙碌工序。 虽然今年稍显迟缓,但总领所早已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,一待苏家绣房将布料交付,他们便立刻开始赶制。 苏笙笙既没误了期限,又没驳了谢玄面子,只多加了五日。 那总领所的官员,也不由地赞她处事得体,不叫他们等得着急。 因此,仅仅用了三日时间,这些冬衣便被加急缝制完成,并在当夜就送往了十二关。 在天色未亮之时,这些温暖的冬衣,便已穿在了十三关士兵们的身上。 8666匹布,合计6499两银子,除去三千两的预付款,剩余的尾款也如数支付给了苏家。 一匹腈纶,合计才750文钱! 虽然比往年的价格高了那么一点,但从士兵的反应来看,这绝对是物有所值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