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章 给爷去死-《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而现在,正是天子启要为这批粮食,付货款的时候······
    “说说吧~?”
    “——这批粮食,诸位打算以什么价格,卖给朕的敖仓?”
    见众人默不作声,天子启不忘再发出一问,而后又侧过身,煞有其事的朝少府萧胜摆摆手。
    “少府问问,看要给诸位公侯,交付多少买粮款。”
    “他们要多少,少府,就给多少吧。”
    又是意味深长的一语,终公侯只将头埋得更深,俨然一副不敢要钱的架势。
    见众人这般架势,天子启才总算是消了气,再次正过头,望向御阶下的刘胜。
    “既然粮价,已经平抑下来了,那粮食的事,就到此为止吧。”
    “剩下的事,就都交给少府去做。”
    沉稳有力的语调,只引得殿内公侯贵戚、朝臣百官齐齐抬起头;
    各怀思绪的看了看天子启,终又神色各异的缓缓点下头。
    ——粮食的事,已经完成了。
    关中今年的粮价,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任何波动。
    剩下的事,也确实不需要刘胜亲力亲为了,交给少府,继续在关中各地卖平价粮,就可以了。
    过不了多久,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破产、粮价已经不可能上涨的商人们,就会无奈的开始卖粮。
    等关中所有的粮商、所有的米铺,都开始正常营业,少府的平价粮,也就可以停止出售了······
    “儿臣认为,粮食的事,并没有结束。”
    “非但没有结束,而且还只是开始。”
    “——不单今年,今后的每一年,少府都应该由治粟都尉领头,于秋后买、卖平价粮。”
    “只有这样,关中的粮价才会彻底稳定,我汉家,也才不再会出现粮价鼎沸的隐患。”
    正当众人都以为,今日朝议,便要就此宣告结束时,刘胜朗声一语,瞬间便见众人飞散的心绪拉回。
    待回过味来,尤其是想到刘胜话语中,那句‘买、卖平价粮’时,众人便又赶忙坐直了身。
    “买、卖平价粮?”
    “哪儿又冒出了个‘买’平价粮?”
    即便是早有预知,天子启也还是配合着发出一问,给了刘胜一个详细解读方案的机会。
    而刘胜接下来的发言,也让殿内的百官朝臣,愈发感到心绪凝重起来······
    “禀奏父皇。”
    “儿臣认为:我汉家以孝治国、以农为本;”
    “而农,即是农耕。”
    “——农耕,不外乎耕作的农人,和农人耕作所得的粮食。”
    “换而言之,我汉家以农为本,其实就是以农人,和农人种出来的粮食为本。”
    ···
    “太祖高皇帝又曾说过,我汉家的国策,是重本抑末。”
    “重的本,是农本;”
    “抑的末,是商末。”
    “——商,不外乎行商的贾人,和贾人所售卖的货物。”
    “换而言之,我汉家以商为末,其实就是以商贾,以及商贾售卖的货物为末。”
    ···
    “但过去这些年,我汉家的国本,却掌握在商贾贱户手中!”
    “——商贾们不事劳作、不事生产,只在秋后低价买入农人的农获,又在次年,加价卖还给农人食用。”
    “像去年,关中的米价,高达五十五钱每石;”
    “但这些粮食,都是前年秋收之后,商人们以每石三十多钱的价格,从农人手里买来的。”
    “这意味着什么呢?”
    “意味着农人,辛苦劳作一整年,才换来米粮二三百石,却只能吃个七八成饱,甚至是半饱;”
    “而商人们什么都不做,穿着丝绸做成的衣服、坐着富丽堂皇的马车,就可以轻易夺走农人辛苦劳作,才艰难得到的农获。”
    “——这不就等同于商贾贱户,在欺压我汉家的农人吗?”
    “我汉家又以农为本,欺压农人,不就是在破坏我汉家的根本吗?”
    “让操持末业的商贾贱户,去欺压、掠夺操持本业的农人,难道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吗?”
    “让商人欺压农人,不就等于让人拉车、让马乘车吗???”
    一番深入浅出,又生动形象的描述,让殿内的百官朝臣、公侯贵戚,都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思之后。
    很快,率先反应过来的朝臣百官们,只纷纷从身旁抓起竹简,平摊在了面前的桉几之上。
    快速将刘胜方才的话语记录下来,百官却仍旧没有放下笔;
    而是将手中的笔悬在半空,目不斜视的看向刘胜,等候起了刘胜接下来的发言。
    ——刘胜这番话,是未来的太子储君,释放出来的政治信号!
    这个信号,大概率就是将来刘胜一朝,汉家朝堂的工作重点、施政方针!
    而这个信号所透露出的内容,让朝臣百官忙于记录的同时,也没忘在暗地里,发出一声又一声感叹。
    “又是一个讨厌商人的储君······”
    “天下之大幸、商贾之灾祸哟~”
    众人提笔欲落,又暗中腹诽之际,天子启,却仍在配合刘胜。
    “说的很有道理。”
    “农,是国本;是宗庙、社稷的根基。”
    “——由商贾贱户掌握、决定国本,是非常不对的。”
    “那要怎么做,才能让我汉家的国本,不再被商贾掌握呢?”
    “怎么做,才能不让商贾贱户,欺压我汉家的农人、我汉家的国本呢?”
    极为刻意的几位,也惹得刘胜不免有些尴尬起来;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