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蟒蛇精逃出生天-《喋血飞鹰在行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陈国栋大人顿时间倒吸了一口凉气,不由自己的后退了两步,心“咚咚咚”地跳得飞快。

    蟒蛇精好像在冬眠,看来必是正在修炼,所以不知灭顶之灾近在眉睫。陈大人心想:"来得正是时候。真是天助我也!否则,日后若成气候,临福小县,岂不要成为它的水底游乐场!"

    陈国栋大人于是走上前,狠下心,准备着诛杀蟒蛇精。

    忽然,蟒蛇精睁开了如烈火般的巨眼,看到了陈国栋县令,顿时就如同旋风一般的扑向了勇敢的陈知县。

    陈国栋大人,也不是个省油的灯,早在青年时代,他就向名师学过武艺,于是,他一个人奋力与大蟒蛇妖战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这一战真是壮观,打得天昏地暗。恶斗中,阵大人发现蝶蛇精露出了一点儿破绽,他便一剑削去,没成想,转眼间,大蟒蛇精给变成了一位绝世的佳人。她泪水盈盈地走上前来,可怜地向钟大人乞求道:"侠士,饶了小女子一命吧!我修行不易,并没有祸害过人间,难道您就是铁石心肠,不能让小女子我苟延残喘于世么?"说罢,一副认命的样子,把头低着,闭着双眼,等着陈国栋大人去了结她。

    陈大人这个时候给犹豫了。

    对于一条恶蟒,他会有十倍的勇气去杀死它,可是,对这样一个弱女子,他却不知道如何是好,尽管知道,这是一条蝶蛇妖变化成的,可是,他却不是孙悟空,没有那么狠的心。他犹豫了片刻,便说:"好,你若知错能改,从此后,永运离开这里,也不再四处害人,我就饶你一命!"

    "谢谢侠士不杀之恩,小女子永世不忘。小女子对天发誓,再不会伤生,否则万劫不复!"说罢,蜡蛇妖转身从小厅中奔出,不见了影踪。

    陈大人感到了精疲力竭,也没有多想别的,从小厅洞走出。准备找到回大厅与地面的路。

    又见一边相连洞穴中,也有大石桌和石凳,他走过去,想休息片刻,再回去。忽然间,他感到一阵劲风从后背偷袭了过来,他想也不想,用剑反刺。

    蟒蛇精的来势非常的凶猛,宝剑被轻易地挡开了,陈国栋只觉得有股强大的力量把他抛了出去,之后,他便给失去知觉。

    洞外的人们,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,他们只看到从洞口向外冒出的一团团浓雾,和大地的轻微震动,别的没有什么。

    正在这时,忽然,一道闪光呼啸着,从地洞中窜了出来,冲天而上,在空中化为了一团暗黑云,向东南方向飞驰而去。

    人们一听到巨响,早吓得四散逃开。

    等到一切都平静了下来,才又聚拢到了一起,看见洞口一遍狼籍:大木架成了碎片,绳子只有一小段还挂在轴上晃荡。

    见此,大家就说,陈大人肯定是遇上了不测,所幸那妖怪己经逃跑了。

    于是,就有勇士上前,准备下地穴里面,把陈大人给找回来。

    师爷当即命人赶紧做大木架,去准备大箩筐与一面大铜锣,让勇士下去好把钟大人给带上来。

    这时人们的情绪高涨,加上县城一大木器店老板顶力相助,所有工作,在半个时辰内完成了。

    人们用剩下的那条粗绳子,把箩筐与勇士放下了地洞。

    因为知道地洞有多深,所以这次放绳子的速度要快很多,半个时辰不到,勇士己经顺利到洞底。

    人们等了好一会儿,听到地底下传来三下铜锣声,便向上拉。

    等到他上来后,大家看到他简直就是坐在太阳边上,原来勇士把三颗夜明珠也带了上来,当然还有勇敢的陈国栋大人的无头遗体,只是很遗憾,他在地洞中怎么也找不到头。

    师爷不相信,便再与勇士一起下去找,依然什么也找不到。

    渐渐地,夜幕降临,下地洞的也早己被拉上来,于是人们开始四散,只留下两个县吏看守洞口,其余的人都回去休息。

    陈国栋大人的遗体,由人送回了县衙,准备祭奠。

    且说当晚,半夜时分,守在洞口的差役,忽然听画巨大的响声,从地穴下面发出,以为是蟒蛇妖又給回来了,吓得撒腿就跑,一口气窜到城墙边。

    次日,人们惊异地发现,震蟒山己经给变成了平地,地穴也完全地消失不见了。

    次日,人们正在举行仪式,以此纪念勇敢的陈国栋大人。

    正在这时,菩提老祖显露真身,来到了陈国栋大人的遗体旁,从他的怀中,掏出来了一粒仙丹,用拂尘轻扫,仙丹即刻就进入了陈国栋大人的体内。

    神奇的一幕发生了,人们吃惊地看到了陈国栋大人的遗体上面,居然给长出来了一个脑袋,片刻后,己经死去了的陈国栋大人竟然完好如初,他站起来身,跪谢说道:"多谢菩提老祖的救命之恩,晚生末齿难忘。"

    "陈国栋,你不必谢我,贫道只不过是奉耶和华和撒旦两个创世神的旨意,替天下的苍生为你向九幽大帝讨回来这条命而己,你就把这条新生命,用在造福黎民百姓的身上吧!"

    “唉,都怨我,瞻前顾后,眼睁睁地看着那条祸害人间的大蟒蛇精给逃脱了,却是无法斩杀,留下了这个祸害,真是放虎归山,后患无穷无尽啊!”大错铸就,菩提老祖深深地自责着,却是于事无补了。

    后来,陈国栋大人一世为官清廉,被百姓认为是世间上难得一见的一个大清官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